歷史可上溯至平安時代。
公家町的繁榮、荒廢,以及復興。
京都御苑所在的京都盆地是河川頻繁氾濫之處,以榆科落葉闊葉樹為主的植被(山城原野)分布於此。進入平安時代(西元794-1185)以後,因氾濫處縮小等影響,現在的京都御苑所在之處成為天皇居住的御所,而後則以御所為中心,形成了朝臣宅邸林立的「公家町」(朝臣之城)。這裡既是日本權力的中心,同時也是環繞天皇的朝臣貴族文化璀璨綻放之處。
進入明治時代(西元1868-1912)後,公家町因明治維新(西元1868年開始)與遷都東京而快速凋零。明治天皇(西元1852-1912)對此深感遺憾,於是提議啟動了「大內保存事業」,將公家町舊址建設為御所外苑與御苑,並進行苑路的建設,以及包含京都市民在內等來自日本全國各地進行獻木的植樹活動。大正時代(西元1912-1926)初期,配合大正天皇(西元1879-1926)的即位式(大正大禮),在苑內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,完成整齊寬闊的車馬道、樹間的苑路、四方連山眺景等,立下今日御苑風格的景觀基礎。經歷了150年的歲月後,形成了京都市區中最大規模的樹林。
第二次大戰後,此地成為國民公園,是市民散步、運動等日常活動的地點。苑內保留了御所、御所外苑的風景、葵祭、時代祭等,在漫長的歷史中孕育而出,且與皇室(天皇)淵源匪淺的文物景觀,來苑者可在此感受到豐厚層疊的歷史風采。
古代~近代早期
古代~近代早期
① 修築御所之前的京都盆地,曾是頻繁發生河川氾濫的土地,以榆科落葉闊葉樹為主的植被(山城原野)分布於此。
② 西元794年(延曆13年),平安時代(西元794-1185)的首都平安京(現在的京都) 的內裡落成。桓武天皇(西元781-806)所頒定的內裡(內廷、皇居)雖位於距離現在的京都御所西方約2公里處,但因內裡多次燒毀,因此一度將作為皇居的里內裡設置於輔政大臣(攝政、關白)的宅邸。
③ 內裡因祝融之災燒毀,之後未於原址重建,而是在西元1227年(安貞元年)於現在的位置創建了內裡。
④ 西元1331年(元弘元年),光嚴天皇(西元1313-1364)即位,內裡成為御所。
⑤ 西元1392年(明德3年),因南北朝合一,內裡名、實皆訂定為皇居。直至明治時期(西元1868-1912)為止,約500年間皆為天皇的居所。
⑥ 安土桃山(西元1573-1603)至江戶時代(西元1603-1867)初期,以御所為中心形成了「公家町」(朝臣之城)。西元1708年(寶永5年),南側處住商混合的町屋燒毀於寶永大火之中。朝臣宅邸於其址擴大,公家町的用地隨之擴張。
近代
⑦ 隨著明治天皇(西元1852-1912)遷都東京,周圍的朝臣也遷往東京。公家町在明治維新(西元1868年開始)的同時迅速荒廢。
⑧ 西元1877年(明治10年),明治天皇有感於公家町的荒廢,因而下令在京都府保存御所與維持原貌。
⑨ 西元1883年(明治16年),拆除宅邸、修築外圍石牆土木工程、道路工程、樹木栽種等的大內保存事業完成。
⑩ 西元1914年(大正3年),實施建禮門大通拓寬改良等改建工程,以作為大正天皇(西元1879-1926)即位式(大正大禮)的一環。現有的京都御苑形貌幾乎完成。
現況
⑪ 西元1947年(昭和22年),內閣會議決定設立為國民公園,並賦予維持御所前庭景觀和都市公園的定位。
⑫ 西元1949年(昭和24年),京都御苑成為對民眾開放的國民公園,遊客絡繹不絕。西元1951年修建了網球場、兒童公園等。
⑬ 西元1971年(昭和46年),主管機關由厚生省更改為環境廳,推動親近大自然也成為備受重視的新功能。西元1981年建設了出水之小川,西元1986年建設了母與子之森。
⑭ 西元2005年(平成17年),京都迎賓館於為昭和天皇(西元1901-1989)即位大禮而修建的 饗宴場舊址上落成。其後曾接待眾多海外來訪的貴賓。